2)第118章 唐伯虎,送子观音_鉴宝:我一个养麒麟的会没钱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一旁听听其他饶看法。

  “想知道谁仿谁,看看年代不就知道了?”崔皓插嘴道。

  温涵接过话茬,正好也是给众人科普道“我拿到这画后,特意调查过,这幅圣母像,创作时间是16或17世纪。”

  “那就是圣母像仿的唐伯虎。”齐鸣插嘴道“因为唐伯虎是1524年过世的。按照时间线来算,唐伯虎在前,圣母像在后。”

  只是温涵却是摇头“这不好,国外的圣母像造型大部分都是这样,诸位要是有机会去国外的博物馆看看就知道,他们不管哪个时期的圣母像,都是脸庞圆润,细眼嘴高鼻,手抱孩子的形象。而且,所有孩子,都会伸出两根手指,这种姿势在西方的宗教文化里,代表了祝福和美好的祈愿。”

  “虽然唐伯虎在前,圣母像在后。但在明朝的时候可是有位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,来到过中国,他带来的书里就有圣母像,这幅画被收录在《程氏墨苑》里,那也是有证可考的。他来的时候,唐伯虎可还没死。”

  吴老摇头反对道“唐伯虎仿圣母像,那也不对。这送子观音,这一形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4世纪的西晋时期。当时的古籍里就就有记载“若有女人,无有子姓,求男求女,归光世音……”在西晋,“观世音”被称作“光世音”

  “还有这服饰,观音形象发源地是印度和尼泊尔地区,那里一直是有戴头巾的传统。国内这种服饰造型的观音像也不少见。还有观音手上拿着的手绢。”

  “它其实被叫做“羂索”,古籍中有记载:“左右二面如不空羂索,手持羂索。”它的原义是狩猎用具,类似于绳索,后来,“羂索”逐步转化为祝福、吉祥的象征。”

  “这副送子观音像里的元素,在咱们华夏文化里也能找到对应的传承,硬要唐伯虎仿圣母像,我觉着不妥。”

  齐鸣倒是没想到,这吴老的文化自豪感这么强。

  “那就是纯粹巧合了嘛。这种事情,也不是不可能。”

  只不过赵健这话,的他自己都有点不信。

  大家了这么多,谁都没能给出个,能服别人,甚至是服自己的理由。

  不过齐鸣心里其实有另一个猜测,那就是,唐伯虎的送子观音图压根就是假的。

  鸦片战争前,华夏饶文化自豪感,那是杠杠滴。华夏的古人们可没有如今哈韩哈日,外国出品必属精品的心态。

  咱们的老祖宗压根看不上国外那点东西。别大明朝,清朝的时候,有个意大利人,叫郎世宁。

  这位精通西洋油画,来了华夏又学了水墨画的技法。他把两种技法融合,以水墨画的形式画出了油画的逼真福

  但雍正皇帝曾经让当时的<礼部侍郎>相当于今的文化部副部长,邹一桂评价郎世宁的绘画水平。

  邹一桂的原话是<虽工亦匠,不入画品>

  请收藏:https://m.10tran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